地上是十片飘扬的“京帆”将阳光和人气引入站内,地下则是三层错落的“结构”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互联互通。记者从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了解到,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,装修装饰已完成至95%,正在进行装修和机电安装,“京帆”广场施工基本完成。
按计划,工程将于2025年底基本建成,预计今年年底达到投运条件,并根据轨道交通的接入情况分段开通。今后,副中心站枢纽内将融入城市航站楼的值机功能,还有望实现铁路、地铁安检互认。
未来,副中心站枢纽全部建成后,乘客从副中心站15分钟可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,35分钟到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河北唐山站,1小时到达河北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。
7月1日,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枢纽“京帆”亮相,“京帆”广场施工基本完成。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
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(以下简称“副中心站枢纽”)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(2016年—2035年)确定的服务全国的客运枢纽之一,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、落实北京市总体规划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标志性工程。
副中心站枢纽位于通州区潞城镇,紧邻东六环路,枢纽整体为地下三层结构,总建筑规模约128万平方米。副中心站枢纽最“吸睛”的当数十片“京帆”屋盖,目前已正式亮相,“京帆”也是副中心站枢纽唯一的地面部分,而枢纽的最深处能达到地下30余米。
记者注意到,有别于传统建筑的全封闭屋盖,副中心站引入大运河元素,屋盖采用钢结构双层设计,上部为镂空造型的“帆”,下部为类似水立方外立面透明的“膜”,取名“京帆”,阳光能够穿透屋面并照射到地下车站。
走进位于地下的枢纽主体部分,最直观的感受是“明亮”。京帆屋盖下方的“膜”将阳光送入地下。当下,枢纽内正在建设中,照明并未正式开启,但置身于地下却丝毫也不觉得昏暗。
“京帆”屋盖所采用的“双层共构”设计不仅解决了地下空间的照明问题,增强了屋盖的保温隔热性、稳定耐久性,还融入绿色节能建造技术,如穿孔遮阳板设计、高效的保温材料和隔热技术等,每年可减少热负荷520万千瓦时,相当于3200台家用空调的夏季制冷量。
置身于副中心站交通枢纽内的另一个感受是“立体”。由于各层间采用的是错落有致的错层设计,从上向下望去,一眼就能看到最底层的车站站台。这样的设计除了增强空间感外,还能有效保障地下区域的采光与通风。
北京城建集团副中心枢纽“京帆”屋盖技术管理负责人刘敏介绍,“京帆”共有10片帆,呈东西向排列,其中主帆7片,南侧还有3片辅帆。整个“京帆”屋盖的作用就是让太阳光透过屋盖,直射到B3层站台,给下面的空间创造明亮的条件,节约能源。建成以后,“京帆”广场将成为副中心的新地标。
副中心站枢纽整体为地下三层结构,可以充分保证各层间的采光需要。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
副中心站枢纽地下建筑规模约128万平方米,接入京唐、京滨城际铁路和平谷线号线等多条城市地铁。结合连通北京两大机场的规划S6线,站内还将集成值机和行李托运等功能。该枢纽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,集成2条城际铁路、1条国铁干线条公交接驳线。如今,它正在从蓝图逐渐变成现实。
据了解,副中心站枢纽已于2024年底实现主体结构基本完工,目前主体工程装修正在进行最后的装饰装修施工。截至6月底,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完成至95%;地上“京帆”广场铺装施工和园林绿化等施工接近完工;地上附属用房主体结构完成至30%。
据京投枢纽公司副总经理何刚介绍,车站分为三层,B3层是站台层,即轨道层,B2层是候车大厅,B1层是进站大厅,从两侧进站。东西两侧都布置了一个夹层,西侧有一个公交场站,东侧用于旅游大巴接驳。B1层预留了值机楼的功能,未来S6线可以连通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,旅客将可以实现值机。B2层作为多种交通方式的换乘节点,还将努力实现地铁与铁路安检互认的规划功能。
此外,B1层是地下车站和地上开发间的过渡层,是枢纽内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,人员也会比较集中,设置有商业空间等配套设施。
记者了解到,目前,枢纽内正在进行配套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。据京投枢纽公司介绍,截至6月30日,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的配套设备已基本安装完成,各专业设备正全面转入单机调试和联调联试阶段。
在副中心站枢纽外,部分配套的市政道路已经开通放行,部分围绕枢纽核心区域的道路虽然还处于施工封闭的状态,但已经能领略到副中心站枢纽和周边路面融合的紧密性。
由于枢纽的绝大部分功能性结构都位于地下,地上部分仅保留出入口和“京帆”屋盖,从视觉角度上看,并没有将城市道路割裂开,反而实现了很好的融合。副中心站枢纽外的广场上,部分绿化已基本完成,同时还建有一些可供市民旅客小憩、停留的休息区。
据京投枢纽公司方面介绍,截至6月30日,副中心站枢纽配套建设的通运西路、紫运中路和杨坨一街等道路及随路的市政设施等已投用,剩余玉带河大街、京哈南侧路、站南路等配套道路工程已完成至50%。下一步,京投枢纽公司将全力以赴抓好副中心站枢纽建设工作,筹备做好分期接入、分期开通工作。
京投枢纽公司副总经理何刚表示,作为集成了多种轨道交通方式的综合交通体,副中心站的主体已基本完成,正在进行装修还有机电安装。“目前配电站也已经完成,具备发电条件,发电后可进行整体项目的全系统调试。到今年年底能够达到投运条件,根据轨道交通的接入情况进行分段开通。”何刚说。
待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全部建成后,未来,乘客从副中心站15分钟可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,35分钟到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河北唐山站,1小时到达河北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Counterpoint:苹果 iPhone 在中国销量两年来首次增长
爆料显示iPhone 17 Pro背面苹果Logo下移,电池有望达5000mAh
外卖小哥极力推荐REDMI K80至尊版:全程开GPS 从7点半用到下午4点